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在以知识为基础、创新为导向的经济体系中,专利等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价值增长的主体。
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,近年来,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居世界前列,有力助推了国家经济发展。值得关注的是,当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呈现研发经费投入高、专利产出数量多的同时,一定程度上存在专利运营管理水平不高、转化实施收益低的现象。破解当前高校专利管理问题,应在专利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分级分类管理模式,核心问题是需要明确按何种标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。如何合理地进行专利价值分析和评估,如何建立一套明晰的、可操作的标准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引导,以确保科学专利分级和管理,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难题有待解决。对专利价值进行分析和合理判定,进而明确专利级别,并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处置措施,可以为提升专利管理效率提供有效助力。
近年来,国家知识产权局探索建立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,在促进专利公平交易,提高交易效率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因为专利经济价值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、未来收益难以预测、风险较难量化、可比交易案例难以选择等问题,导致专利价值评估存在较多的难点和困惑,且面对许可转让、财务报告和管理类不同场景下如何判定专利的价值应有所差别,已有专利评估面临着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迫切需求,制定一套科学、有效、操作性强,适合于不同市场主体使用的专利评估指导规范非常重要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、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《专利评估指引》推荐性国家标准近日正式印发,构建了一套可扩展、可操作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,通过对专利的法律价值、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,并且考虑了对许可转让、金融、财务报告、侵权救济、管理类等常规场景下的具体指导。《专利评估指引》可有效应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分级分类管理,提升专利分级分类管理效率。具体而言,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,依据《专利评估指引》构建科学简便可操作性强的专利评价评估指标体系,进而根据专利价值高低对专利实行动态分级分类管理,制定相应的有效管理措施。同时,对于拟转化运用的专利以及自主实施的专利,可参照许可转让类等不同场景,进行相应的专利价值评估。《专利评估指引》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,将有效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的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和服务环节的综合能力。
- 2025-04-03 以创新技术引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新未来
- 2025-04-03 工程技术知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住宅钢结构技术?
- 2025-04-03 数据资产量表政策解读、团体标准立项,国标行标参编,机械工业科技奖推荐,专精特新小巨人
- 2025-04-03 应用型数商、技术型数商 (元器件)、基础材料、基础软件、高端芯片、工业软件
- 2025-04-03 提升底层技术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
- 2025-04-03 专精特新小巨人、企业技改及科技奖申报能力
- 2025-04-03 项目验收评审、能智能制造设备等级评定
- 2025-04-03 大数据 颠覆性技术”(Disruptive technology) 技术选择和培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