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场具身智能主题的论坛上,一名国外学者对记者表示,在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,餐厅等服务场景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巨大。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也都表示,目标场景将主要集中在工业特种行业等高危高强度场景、商业场景以及养老育儿等护理场景。
马斯克也预计,将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,数量有望超越人类,预计达到100亿-200亿。
季超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,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一定会先从B端(企业端)切入,比如汽车制造、整车装配、物流分拣等制造业场景中,重复繁琐或是危险性较高,且不是特别复杂、精度要求不高的一些任务,然后慢慢地去积累数据、迭代算法,最终进行智能化提升并进入家庭,“真正实现进入家庭可能还有比较长的距离,应该需要5-10年的时间。”
陈立也同样认为,人形机器人将会以比较快的速度先在B端应用,未来进入C端市场还需要相对比较长远的时间。他表示,未来3-5年更看好人形机器人在能源行业的运维检修及巡检场景中的应用,让它们去完成强度高、环境差,不太适合人类去做而又需要适应人类环境和地形,同时也需要用到各种人类工具的工作。随着具身智能的泛化学习和训练,工厂运维一类的工作将可以完全交给人形机器人,让人类技术员去做更有意义、附加值更高的工作。
普通消费者关注更多的,或许是什么时候可以买到既便宜又好用的人形机器人。
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售价普遍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,虽然宇树科技5月发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打破底价,仅需9.9万元,但这只是基础款的价格,同时也还要等到今年年底才开始交付。
据记者在现场了解,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售价约65万元,“夸父”人形机器人售价为60万-80万元……达闼机器人此次大会推出的最新人形机器人XR4定价为39.9万元,但该价格仅限预售100台。
虽然企业正通过各种方式“抢”订单,但不难看出,距离规模量产还有一定距离,“降本增效”也是人形机器人公司绕不开的话题。
特斯拉表示,创造原型机相对容易,量产才是挑战,要在制造上不断创新,在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。特斯拉预计,将于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,将有超过1000个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帮助人类完成生产任务。
乐聚机器人展台人员也表示,目前人形机器人尚还不能进行大规模量产,至于何时能够真正走进C端,还需要一定时间,目前无法预测。
对于未来的人形机器人,陈立给出了更具体的预期。他表示,最终的人形机器人,甚至是所有机器人,应该按斤来售卖,就像猪肉一样,“撇开研发成本,其实就是一堆材料,就是铁、钢、铜或者一些塑料件,源头是各种矿,就是按斤卖的。如果人形机器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出货,我相信在那个场景,人形机器人满大街跑肯定是会实现的”。
- 2025-04-04 国内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“青龙”首度公开亮相,还能全民开发
- 2025-04-04 武汉人形机器人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突破
- 2025-04-04 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
- 2025-04-04 智能制造集成资质评定,报奖,标准立项,国标参编,高工评定
- 2025-04-04 项目验收评审、能智能制造设备等级评定、专利成果等级评定、成果登记
- 2025-04-04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
- 2025-04-04 应用型数商、技术型数商 (元器件)、基础材料、基础软件、高端芯片、工业软件
- 2025-04-04 科技创新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、应急管理、气象服务、城市治理、绿色低碳